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
浏览: 来源: 时间:2024-12-18 17:25:00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
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暨优化医疗服务提升
就医体验活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
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暨优化医疗服务提升
就医体验活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
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提升医学人文关怀,改善医患沟通,构建和谐医患关系,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,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总体要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,坚持“两个结合”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,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,以“相互尊重、保护隐私、严守法规、加强沟通”为核心原则,坚持“以患者为中心”,大力开展医学人文教育,加强医学人文关怀,增进医患交流互信,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。
二、行动内容
(一)人文关怀建设行动。
1.强化组织建设,坚持文化引领。医院主要负责人是人文建设管理的第一责任人,将人文精神融入医院管理和服务各环节,制订、落实切合本医院的人文关怀制度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。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,引导全院职工树立人文情怀,培育心中有爱、医德高尚的“良医”。
2.开展人文培训。组织开展医学人文系列培训活动。要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主要培训对象,将新入职员工、医疗纠纷高发科室人员等作为培训重点;组织投诉管理人员、分诊台及导医咨询人员等窗口人员参加培训,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。(牵头领导:胡航、唐术平、王良兵,责任科室:人资科、医务科、护理部)
3.增进医患沟通。通过科学管理分诊、优化安排上下午、周末出诊时间、错峰排诊等,保证医患有较充分的沟通交流时间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患者陈述,合理运用医患沟通技巧,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,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。医务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主动沟通病情状况、治疗方案,回应患者的疑问和关切,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陈龙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门诊部)
4.营造人文关怀就医环境。为患者营造安全、便利、温馨、舒适的就医环境,以“关注细节、贴心服务、以人为本、追求卓越”为理念,将人文关怀融入患者诊治全流程。设立门诊导医台,提供现场就诊前咨询服务;设置舒适候诊区,优化就诊动线,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;充分利用智能医疗设备和信息化手段,如手机APP、微信小程序等,完成挂号缴费、预约登记、查阅并打印检验检查结果等操作,提高服务效率;注重医患沟通,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充分了解病情、治疗方案、费用花销及相关医疗政策信息;强化健康宣教,通过线上+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强化患者健康知识普及;通过不同科室专家联合会诊,提供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,提升诊疗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;各科室要增强责任心,认真对待每位病人、耐心沟通,回应患方合理诉求,增进医患相互理解,同时职能科室要加强医患沟通等培训,着力提升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,减少医疗纠纷发生,建立和谐医患关系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陈龙、尹招文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门诊部、护理部、总务科)
(二)崇高职业精神弘扬行动。
1.传承优良传统。弘扬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职业精神,塑造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、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,不断深化对职业精神的认知、认同,积极开展“传帮带”人才培养,坚持以老带新、育德传技,引导青年医务人员成长为职业精神优良、业务本领高强的优秀医务工作者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)
2.选树培育典型。每季度选树践行职业精神、主动服务意识强、工作作风优秀的先进标兵5人(医疗版块1人,医技版块1人,护理版块2人,行政版块1人),以身边榜样传递人文力量,引导医务人员将对患者关心关爱成为自觉,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尊重,提升医患理解与信任。同时对工作作风懈怠、首诊首问负责制落实不到位、主动服务意识差的反面典型0-1人,给予相应处理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陈龙、胡航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医院办公室、监审办)
3.以中医药文化涵养医德医风。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精髓的挖掘研究,大力宣传和践行“大医精诚”“仁心仁术”,通过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、典型宣传等方式,启迪医务人员修医德、行仁术,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与价值追求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,责任科室:医务科)
4.打造医学人文宣传平台。充分发挥官网、官微及新媒体平台作用,进一步唱响崇高职业精神主旋律。通过系列专题、专栏报道等多种形式,宣介人文关怀先进事迹,发挥先进典型作用。
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胡航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宣传统战办)
三、实施奖惩机制
(一)每季度评选先进标兵和反面典型,给予先进标兵400元/人次的奖励,给予反面典型全院通报批评并处以400元/人次的处罚。(由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医院办公室、监审办共同提出人员名单,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确定。)
(二)反面典型除了纳入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印发〈医德医风综合考核评分细则〉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149号)考核外,并计入个人执业不良记录,与个人评优选先、职称晋升、聘期考核挂钩。(监审办负责医德医风记录,医务科、护理部负责不良执业记录,医院办公室负责行政版块记录,人资科负责评优选先、职称晋升、聘期考核记录。)
(三)凡因工作作风懈怠、首诊首问负责制落实不到位、主动服务意识差造成投诉或被医院督查时发现的(下同),经查实确有过错的,给予如下处理:
1.一年内同一当事人因工作作风、服务态度被多次投诉的行为,第一次扣除绩效200元/次(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),第二次扣除绩效400元/次(对当事人进行诫勉并全院通报,对科主任进行约谈),第三次扣除绩效800元/次(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处分并全院通报,对科主任进行诫勉)。一月内同一当事人个人被投诉3起及以上的,暂停执业权限,退回相应职能科室学习培训1个月,经培训考核通过后返岗执业。学习培训期间取消月绩效工资和年终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奖励。
2.一年内同一当事人被投诉5起及以上的,取消当年的评优选先资格,年度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等次,推迟一年晋升职称。
3.一个月内同一科室被投诉服务态度3起及以上的,扣除科主任绩效600元/次。一个季度内科室投诉5起及以上的取消该科室本季度综合目标考核前三排名。一年内科室投诉8起及以上的,取消科室当年的评优选先资格,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直接确定为基本完成。
4.以上均按照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印发〈医德医风综合考核评分细则〉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149号)进行考核扣分并计入医德医风个人档案。
5.未尽事宜按《中共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委员会关于印发<廉洁行医常态化约谈工作制度>的通知》(宜六医委〔2024〕12号)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修订患者投诉处理办法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60号)进行处理。(由监审办负责统计、反馈和监督,各相关科室按本文件要求执行到位。)
四、行动步骤
(一)启动阶段(2024年12月)。制定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《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暨优化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活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并启动实施。文件下发后各科室组织培训,于2024年12月30日前将培训资料交医院办公室存档。
(二)实施阶段(2024年12月一2027年9月)。各科室结合实际开展工作,逐步健全和优化医学人文建设管理组织架构,促进医患沟通,持续改进服务质量。
(三)总结评估阶段(2027年10月一12月)。医院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,多渠道、多形式对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,将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、好做法进行推广。
五、工作要求
一是高度重视。各科室要将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,切实加强领导,明确工作责任,细化工作措施,创新服务理念,将人文关怀融入患者诊治全流程。
二是加强指导。各科室要按照人文关怀制度建设要求,结合本科室实际,夯实主体责任,注重患者感受;各科室要优化服务方式,既要重视服务效率,更要重视服务效果和群众感受。
三是总结提高。各科室要强化宣传引导,注重氛围营造,加强人文关怀工作成效的宣传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要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总结评估,及时收集分析有关数据,不断总结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、做法,及时加以推广。
一、总体要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,坚持“两个结合”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,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,以“相互尊重、保护隐私、严守法规、加强沟通”为核心原则,坚持“以患者为中心”,大力开展医学人文教育,加强医学人文关怀,增进医患交流互信,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。
二、行动内容
(一)人文关怀建设行动。
1.强化组织建设,坚持文化引领。医院主要负责人是人文建设管理的第一责任人,将人文精神融入医院管理和服务各环节,制订、落实切合本医院的人文关怀制度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。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,引导全院职工树立人文情怀,培育心中有爱、医德高尚的“良医”。
2.开展人文培训。组织开展医学人文系列培训活动。要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主要培训对象,将新入职员工、医疗纠纷高发科室人员等作为培训重点;组织投诉管理人员、分诊台及导医咨询人员等窗口人员参加培训,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。(牵头领导:胡航、唐术平、王良兵,责任科室:人资科、医务科、护理部)
3.增进医患沟通。通过科学管理分诊、优化安排上下午、周末出诊时间、错峰排诊等,保证医患有较充分的沟通交流时间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患者陈述,合理运用医患沟通技巧,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,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。医务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主动沟通病情状况、治疗方案,回应患者的疑问和关切,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陈龙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门诊部)
4.营造人文关怀就医环境。为患者营造安全、便利、温馨、舒适的就医环境,以“关注细节、贴心服务、以人为本、追求卓越”为理念,将人文关怀融入患者诊治全流程。设立门诊导医台,提供现场就诊前咨询服务;设置舒适候诊区,优化就诊动线,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;充分利用智能医疗设备和信息化手段,如手机APP、微信小程序等,完成挂号缴费、预约登记、查阅并打印检验检查结果等操作,提高服务效率;注重医患沟通,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充分了解病情、治疗方案、费用花销及相关医疗政策信息;强化健康宣教,通过线上+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强化患者健康知识普及;通过不同科室专家联合会诊,提供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,提升诊疗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;各科室要增强责任心,认真对待每位病人、耐心沟通,回应患方合理诉求,增进医患相互理解,同时职能科室要加强医患沟通等培训,着力提升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,减少医疗纠纷发生,建立和谐医患关系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陈龙、尹招文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门诊部、护理部、总务科)
(二)崇高职业精神弘扬行动。
1.传承优良传统。弘扬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职业精神,塑造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、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,不断深化对职业精神的认知、认同,积极开展“传帮带”人才培养,坚持以老带新、育德传技,引导青年医务人员成长为职业精神优良、业务本领高强的优秀医务工作者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)
2.选树培育典型。每季度选树践行职业精神、主动服务意识强、工作作风优秀的先进标兵5人(医疗版块1人,医技版块1人,护理版块2人,行政版块1人),以身边榜样传递人文力量,引导医务人员将对患者关心关爱成为自觉,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尊重,提升医患理解与信任。同时对工作作风懈怠、首诊首问负责制落实不到位、主动服务意识差的反面典型0-1人,给予相应处理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陈龙、胡航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医院办公室、监审办)
3.以中医药文化涵养医德医风。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精髓的挖掘研究,大力宣传和践行“大医精诚”“仁心仁术”,通过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、典型宣传等方式,启迪医务人员修医德、行仁术,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与价值追求。(牵头领导:唐术平,责任科室:医务科)
4.打造医学人文宣传平台。充分发挥官网、官微及新媒体平台作用,进一步唱响崇高职业精神主旋律。通过系列专题、专栏报道等多种形式,宣介人文关怀先进事迹,发挥先进典型作用。
(牵头领导:唐术平、王良兵、胡航,责任科室: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宣传统战办)
三、实施奖惩机制
(一)每季度评选先进标兵和反面典型,给予先进标兵400元/人次的奖励,给予反面典型全院通报批评并处以400元/人次的处罚。(由医务科、护理部、医院办公室、监审办共同提出人员名单,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确定。)
(二)反面典型除了纳入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印发〈医德医风综合考核评分细则〉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149号)考核外,并计入个人执业不良记录,与个人评优选先、职称晋升、聘期考核挂钩。(监审办负责医德医风记录,医务科、护理部负责不良执业记录,医院办公室负责行政版块记录,人资科负责评优选先、职称晋升、聘期考核记录。)
(三)凡因工作作风懈怠、首诊首问负责制落实不到位、主动服务意识差造成投诉或被医院督查时发现的(下同),经查实确有过错的,给予如下处理:
1.一年内同一当事人因工作作风、服务态度被多次投诉的行为,第一次扣除绩效200元/次(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),第二次扣除绩效400元/次(对当事人进行诫勉并全院通报,对科主任进行约谈),第三次扣除绩效800元/次(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处分并全院通报,对科主任进行诫勉)。一月内同一当事人个人被投诉3起及以上的,暂停执业权限,退回相应职能科室学习培训1个月,经培训考核通过后返岗执业。学习培训期间取消月绩效工资和年终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奖励。
2.一年内同一当事人被投诉5起及以上的,取消当年的评优选先资格,年度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等次,推迟一年晋升职称。
3.一个月内同一科室被投诉服务态度3起及以上的,扣除科主任绩效600元/次。一个季度内科室投诉5起及以上的取消该科室本季度综合目标考核前三排名。一年内科室投诉8起及以上的,取消科室当年的评优选先资格,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直接确定为基本完成。
4.以上均按照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印发〈医德医风综合考核评分细则〉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149号)进行考核扣分并计入医德医风个人档案。
5.未尽事宜按《中共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委员会关于印发<廉洁行医常态化约谈工作制度>的通知》(宜六医委〔2024〕12号)《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修订患者投诉处理办法的通知》(宜六医〔2024〕60号)进行处理。(由监审办负责统计、反馈和监督,各相关科室按本文件要求执行到位。)
四、行动步骤
(一)启动阶段(2024年12月)。制定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《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暨优化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活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并启动实施。文件下发后各科室组织培训,于2024年12月30日前将培训资料交医院办公室存档。
(二)实施阶段(2024年12月一2027年9月)。各科室结合实际开展工作,逐步健全和优化医学人文建设管理组织架构,促进医患沟通,持续改进服务质量。
(三)总结评估阶段(2027年10月一12月)。医院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,多渠道、多形式对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,将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、好做法进行推广。
五、工作要求
一是高度重视。各科室要将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,切实加强领导,明确工作责任,细化工作措施,创新服务理念,将人文关怀融入患者诊治全流程。
二是加强指导。各科室要按照人文关怀制度建设要求,结合本科室实际,夯实主体责任,注重患者感受;各科室要优化服务方式,既要重视服务效率,更要重视服务效果和群众感受。
三是总结提高。各科室要强化宣传引导,注重氛围营造,加强人文关怀工作成效的宣传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要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总结评估,及时收集分析有关数据,不断总结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、做法,及时加以推广。